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2015年学术年会召开
2015年05月08日
4月29日-5月1日,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CPOS)学术年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4月30日,学术年会举办了开幕式及青年委员会成立仪式。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王瑛,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唐丽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抗癌协会组织部长张静宣读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成立批复。
中国癌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平教授、加拿大玛嘉烈公主癌症中心Gary Rodin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姜愚教授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庞英医生分别从肿瘤患者所需的心理关怀、共情与同情,临床工作中发现肿瘤心理科研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王岳教授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吴楠教授依次讲解了从医学人文视角求解肿瘤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和医学教育中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在生死与哀伤专场,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总干事罗点点以《什么是生前预嘱与尊严死》为题,从国内外的临床感人故事开始由浅入深地讲解了“自然死”、“尊严死”和“安乐死”的本质差异,指导参会人员如何为伤病末期和临终患者服务。北京军区总医院刘端祺主任就晚期肿瘤患者辞世教育进行介绍。台湾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吴秀碧老师介绍了哀伤辅导的相关知识和方式。北京大学医学部王一方老师讲解了绘本在生死辅导中的作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刘芳医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褚倩医生和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管冰清医生分享了在实践中的经验。
5月1日下午,香港大学Richard Fielding教授、陈丽云教授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刘巍医生讲解了癌症疼痛管理中的情感与认同、社工在癌症患者心理治疗中的工作和舒适镇痛。首都医科大学的刘均娥教授、北京307医院的乙苏北护士长、四川省肿瘤医院的黄敏护士长,浙江省肿瘤医院的谢淑萍护士长分享了各自在肿瘤心理护理方面的研究和临床领域的实践。
来自国内外近400位医学专家和医务工作者参会,4月29日还开展了会前工作坊培训。
中国抗癌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