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科协发布了《关于表彰陕西省第二十四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先进单位的通报》(陕科协发[2016]普字17号),对在第二十四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中组织工作扎实、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我校科协获得了先进单位的称号。
陕西省第二十四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第八次全会和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会议要求,本着对象化、接地气、暖民心,服务基层的原则,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帮助公众建立科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素质;促进科技精准扶贫,着力帮扶贫困地区农民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活动主题为普及科学知识,助推创新创业。
我校根据省科协部署,于3月25日到4月25日组织了2016年“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活动类型主要有科普讲座、实验室开放、科普体验活动、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在科普讲座活动中,邀请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教育学院相关专家和学生为我校师生及社会公众做了8场科普报告。
在实验室开放活动中,按照计划定时开放我校部分实验室,包括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智能温室及组织培养生产线、药用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材展室、应用表面胶体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展室、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超声学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大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生命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近代物理实验室和电子实训室、博物馆(陶瓷、书画、妇女文化等)等;同时,各个单位举办了丰富的科普主题活动。
在科普体验活动中,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智能温室面向社会开放,由生命科学学院同学进行义务讲解,参观者通过“多肉植物的移植”、“微景观生态瓶的制作”环节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品尝了由实验室成员提供的铁皮石斛茶。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的我校博物馆也展开了丰富的科普活动,历史文化学院的朱君孝副教授为前来参观的参观师生简要介绍了米家崖遗址的基本情况并与参观师生进行交流互动;我校博物馆同万科幼儿园合办了以“中国文化我传承”为主题的未成年人传统文化宣传活动,约有百余名万科幼儿园学生及家长同我馆志愿者、老师共同参与。
在科普进校园活动中,我校中小学机器人实验室秦健副教授及团队成员受邀赴西安东仪中学开展“机器人与未来生活”科普报告及机器人科普展示活动,开阔中学生们的眼界,培养他们对于科学的学习热情。
在科普进社区活动中,活动走进陕师大雁塔校区附近的杏园社区、八里村社区,在社区内发放食品安全宣传单、宣传册共计600余份,主要涉及生活中的食品安全知识。
在5月30日召开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发挥学校科协的平台优势,加大力度整合校内科普教育资源,将重点实验室开放、科普报告、科普体验、科普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常态化、多样化,在校内外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更好的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