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民歌智能计算与服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传承与开发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研究团队的成果在我校长安校区逸夫楼二层西南展厅开放参观,实验室主任吴晓军教授及团队成员张玉梅教授、李鹏副教授、杨红红副研究员、朱昀老师均参与活动现场的讲解。副校长杨祖培,计算机科学学院书记王耀明、副院长董春生亲临活动现场,体验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我校民盟成员、华为公司、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西安体育学院、长安大学等校外单位也组织人员进行了参观交流。
此次活动作为一场科普性、创新性、示范性的公开交流,为参观人员提供了近距离接触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的机会,感受文化与科技融合所带来的魅力。
活动所展出成果具有较高的交互性与趣味性,多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设备与互动屏等形式展现,充分体现了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在人工智能创作区域,输入风景照片即可将照片改变为中国水墨画的风格,输入关键词即可获得计算机创作的诗词。在互动体验区域,通过佩戴虚拟现实设备,身临其境般地游览拙政园或是参观秦腔博物馆。众多互动项目吸引参观者争相参与体验,,著名书法家陈云龙教授亲自体验后对展出成果赞不绝口。
活动通过直观视听以及人机交互体验,为参观人员认识中华文化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在娱乐互动中重现了中华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用现代科技拉近了人们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使绚烂的中华文化在全体师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