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2023“科技之春”: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3年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成功举办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03 录入:科协

331日,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离退休职工工作处、老科协协会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共同举办了名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老年教育——老年人数字技能科普活动”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旨在帮助老年人掌握基本数字技能,提高数字素养和生活品质。

首先,老科协协会会长郭欣根发表讲话。解读了贯彻执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他提出了自己对老年教育问题的看法和设想,并希望将普及和提高老年数字技能作为今后的一项长期工作。让更多的老年朋友跟上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享受现代数字技术带来的便捷,更好地发挥余热,以此过上更加快乐的生活。

我校老年大学肖英副校长在讲话中,分享了老年大学开设的课程以及进行的各项兴趣活动。

离退休职工工作处副处长崔创鼓励老同志继续学习和参加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为学校做出更多贡献。

李西营教授做了一场科普报告,主题是《老年人信息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他分析了互联网对老年人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以及老年人获取信息的渠道。讲解了如何准确筛选和理智甄别需要的信息,以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此外,他还介绍了老年人信息素养的现状,指出老年人适应数字化生活迫在眉睫。

李西营教授表示,实验室将在后期深入开展此项活动,并成立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伍,对老年人进行一对一帮助。同时,实验室还会与“小红烛”服务队联合,为师大的老教师提供相关服务。

此次科普活动在老教师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实验室相关科研成果落地的同时,也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同时为推动数字化社会的发展和老年人健康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期间,实验室还举办了2期科技与教学论坛暨科普活动宣传报告。

414日上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加正平教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加正平教授在这次交流会议上,作了主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s of synaptic plasticity in health and disease(疾病和健康中的突触可塑性的分子机制)的报告。加正平教授讲述了突触可塑性、记忆形成和脑功能障碍分子机制的研究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他的团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同与会专家及学生就本专业热点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热烈的讨论。

422日下午,邀请香港教育大学万志宏博士,作主题为“香港Sweetie STEM系列课程的理念和实践”的报告。万志宏博士以STEM教育的定义为切入点,指出现阶段教育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他认为,STEM教育需要核心模块和良好的活动设计,这种模块化的设计可以从科技革命的过程中找到灵感,并且要随学生特性而调整。而在设计活动时,应避免仅仅为了活动而活动,要考虑到儿童的思维模式。培养创造力是跨学科STEM教育的核心目标,而系统开发STEM教育的核心模块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研发STEM教育的核心教学方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