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校5人入选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09 录入:科协

日前,陕西省科协公布了“2025年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入选名单,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彭灵雅、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冯蕊涛、计算机科学学院雒彬、计算机科学学院张景宣、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何婉莺5人入选。

彭灵雅,202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入职我校化学化工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加入房喻教授光子鼻与分子材料科研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及计算光化学,结合高精度激发态电子结构计算与非绝热动力学模拟,致力于有机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的设计及光催化反应机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冯蕊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2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我校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遥感影像几何处理、城市遥感、遥感大数据与深度学习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在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Magazine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遥感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14篇。

雒彬,计算机科学学院讲师。202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数据隐私保护、信任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广东省安全智能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在IEEE TKDEIEEE/ACM TONIEEE TVT等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A类及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2部,2024年获陕西省首届密码技术竞赛优秀指导老师。

张景宣2016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2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21年至202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科大讯飞联合博士后工作站工作。20237月入职我校计算机科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多模态语音处理、语音识别、语音生成、语音无监督预训练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陕西省重点产业链项目。在ICASSP等会议、TASLP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何婉莺,副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与美国Purdue大学联合培养博士。2022年入职我校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主要从事天然蛋白肽精深加工技术与功能性成分检测、食品风味物质组学分析与品质安全控制、食品分子感官组学与精准营养评价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一般项目。在Food Chemistry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Food and FunctionFood Bioscience等期刊发表论文17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参编教材1部。获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第十六届陕西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等。

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是陕西省科协为鼓励我省青年科技人才矢志科技自立自强,主动服务陕西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大局,强化对青年人才苗子的发现举荐作用,扶持年轻人才逐步成长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优秀科技人才实施的人才支持计划。目前,“青托”计划已被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列入陕西省优化整合人才计划,成为省科协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发现培养举荐人才体系的节点性平台。项目自2015年实施以来,我校已有50人入选,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脚踏实地、默默奉献为学校的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