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科技之春”宣传月:当绚烂中华文化套上现代科技的外衣

作者:朱昀、何苗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01 录入:科协

322-23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传承与开发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研究团队的成果在我校长安校区逸夫楼二层西南展厅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参观,该项目主要基于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成果多以VRAR设备与互动屏等形式展现,充分契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目标。计算机科学学院李鹏副院长、张玉梅教授、苏玉萍老师和杨红红副研究员、朱昀博士后等团队成员带上科普服务志愿者的工作牌,成为此次科普活动讲解员。

活动现场,来参观体验的人员络绎不绝。随机输入词语,人工智能古诗即刻呈现;以动态故事讲述二十四节气;看惯了西式婚礼可利用体验系统直接成为民俗婚礼的主角;没去过拙政园的你还可身临其境感受江南地区的秀丽风景。本次展览共有18项成果呈现在活动上,每项活动都为参观的同学打开了新的认知方式。“哇,太神奇了!”学生们争相参与体验,用手机记录这些新奇的科技成果。通过直观视听以及人机交互体验,在玩中体验了中华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用现代科技拉近绚烂中华文化与人的距离,使绚烂的中华文化在学生们脑海中烙下印记。

研究团队为参观的同学讲解了这次视听科普盛宴背后应用的技术,以及技术背后的原理;还分享了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在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团队通过科研攻关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的喜悦,最终将绚烂中华文化用科技的手段,以新的形势展现卓勃勃生机与活力。